农业与技术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国际刊号:1671-962X
国内刊号:22-1159/S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4119 人次
 
    本刊论文
绿色农业——21世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摘要: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回首过去的二十世纪,农业一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根本。但是,另一方面,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杀虫剂等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能够减少农业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少地产生环境污染,从而实现21世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无情的报复”。恩格斯在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多年研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都要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传递,这种交流和传递必须符合生态规律,生态破坏必然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就为今天的人类社会选择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
  在20世纪,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人类生存环境开始陷入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廉价资源趋于耗竭,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生存安全。如何实现社会的、自然的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个更高的文明境界,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经济陷入持续滞胀的窘迫态势下,人类全面总结自己发展的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提出了——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它强调指出:决策者必须在制定政策时,确保经济增长绝对建立在它的生态基础上,确保这些基础受到保护和发展, 以使它可以支持长期的增长。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一致同意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领域。它要求人们要珍惜自然环境和资源,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发展模式,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共同追求的目标。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随后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得到接受和认可,并补充了决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我国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谋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实现有机平衡的一种发展。
  绿色农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绿色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农业发展中的体现,或者说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绿色农业的提出及内涵
  1.绿色农业的提出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其恶化程度与日俱增,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有人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比喻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将有两种结局:一是人类对当前的环境问题认识不足,不采取果断措施,继续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实质是一条自掘坟墓、人类自己毁灭自己的道路。另一种是人类从传统的观念束缚下挣脱出来,反思自己,树立崭新的环境观念,采取有力措施,走绿色文明之路,从而创造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发展的新局面。毫无疑问,人类当然希望是第二种结局。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已愈来愈重视。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绝非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资源、人口两大问题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资源问题,它不仅涉及人类世界有限的资源如何利用,而且它又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于是,近年来一个新的概念已提出: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弃物,是当前世界上环境问题的治本之道。
  我国绿色农业萌芽于20 世纪80 年代初,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进入90年代,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优质、安全、营养成为追求目标。为此我国在制定“八五”规划时提出了绿色食品的理念,并作为一项工程由农业部组织在农垦系统开始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欢迎,但囿于终端产品,发展空间受限。1994 年国家环保局正式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逐步走向正规化,但因价格高、产量低等原因,难以适应人多地少的国情。进入新世纪,在试点基础上,农业部从2002年起强力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无公害农产品迅速铺开,但因标准低等原因,质量安全问题难以保障。鉴此,我国于2003年正式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的内涵[3]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绿色食品概念并付诸实践以来,许多学者就对绿色农业的定义和内涵等相关问题开始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深入分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与传统农业的基础上, 我国于2003 年在“2003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绿色农业的科学概念,认为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业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三、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同趋势之中。作为国家的一个基本发展战略,它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实施过程的“满意解”。
  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概念出发,所拟定的战略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表达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真正地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以及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总之,它必须澄清一个容易混淆的观念,即认为可持续发展似乎不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有人甚至把可持续发展视同停止向自然取得资源,以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这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即要求定量地诊断或在同一尺度下去比较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如果说发展度更加强调量的概念即财富规模的扩大,协调度则更加强调内在的效率和质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这里所指的“长期”,近者可能包含五代或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换言之,战略目标特征中的发展度和协调度,不应是在某一时段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它们必须建立在充分长时间维上的调控机理之中。
  2.绿色农业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绿色农业是实施生态环境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途径,是二十一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解决农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两大途径:末端治理和源头控制。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仅着眼于污染治理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其原因在于:
  a) 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因为一般末端治理污染的办法是先通过必要的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处理后排放。而有些污染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只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物转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
  b) 只着眼于末端处理的办法,不仅需要投资,而且使一些可以回收的资源(包含未反应的原料)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流失,致使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c) 实践证明:预防优于治理。根据日本环境厅1991年的报告,“从经济上计算,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比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更为节省”。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通过治理农业生产污染的实践,逐步认识到防治污染不能只依靠治理末端的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实施源头控制,把推行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作为农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2)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十六大报告中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之一,目标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由此可见,绿色农业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四、结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资源相对缺乏,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正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有限的国力、资金和技术的缺乏迫使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并为之付出惨重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唯一的选择就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要想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农业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农业与技术》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农业与技术》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